- 打造十万头现代化猪场助推我省生态农业提质增效 力树我省生猪养殖行业标杆
-
更新于: 2017-04-27 14:27:46 浏览次数: 14005 信息来源: 海南日报 信息作者: 容朝虹 谢红涛 饶小旭 徐一豪
-
在南海之滨,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绿水之间,一个生态高效的现代化养猪典范在众人瞩目下,以自身的实践为我省养殖业的改革创新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十万头现代化猪场,作为海南省、海口市重点菜篮子项目,其建成投产后有力地促进了畜牧行业转型升级。同时,也为我省提供了最佳的养猪实践典范,从而带动生猪养殖结构不断优化,助推我省绿色生态农业提质增效。
十万头现代化猪场坐落于海口市甲子镇,项目占地492亩,总投资3.5亿元,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2016年4月26日成功引进丹麦种猪杜洛克、长白以及大白三个品种的SPF原种猪1000头,经过一年的培育发展,已成栏包括种猪和商品猪在内的优质猪1万头,预计到2017年底实现满负荷生产,力争达到年出栏12万头商品猪的国际领先水平。一流养殖水平 促养猪产业整体发展提档升级
“本项目是海南省第一家采用负压垂直通风、刮板干清粪、污水高级氧化、猪粪、动物尸体生产有机肥等世界先进工艺的猪场,也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种猪场。”海南畜牧有限公司育种技术总监、十万头现代化猪场场长谢红涛博士介绍。
十万头现代化猪场项目园区内共建设包括全封闭现代化智能猪舍(14栋)、饲料转运站、污水处理厂、有机肥厂、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厂、仓库以及生活办公楼等配套设施。可年产优质原种猪1万头、二元种猪2万头、猪苗3万头、育肥猪6万头。
“该项目引进了美国智能化养殖模式和最先进的养猪技术,具有生态环保、高效安全、智能化设备管理(物联网、信息化管理)、动物福利和人文关怀、防腐耐用30年等五大特点。这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属于领先水平。特别是我们引进的丹麦SPF原种猪是目前世界上相当优质的种猪品种。”谢红涛博士说道。
据了解,SPF猪是无特定病原猪的简称,指从出生到育成都不带病原的猪。2016年4月26日,十万头现代化猪场直接引进的丹麦哥本哈根1000头SPF(无特定病原)原种猪,源于丹麦红色SPF场,是世界健康等级最高的SPF猪(无特定病原)。具有高繁殖性能、高生产性能、高遗传潜力、最科学的育种目标。
“如何确保海口乃至整个海南省生猪行业实现更高效的养殖、形成更稳定的市场物价以及生产出更优质的肉类,让咱们老百姓吃上‘放心肉’。是我们长久以来追求的目标。”海南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大林说。
“十万头现代化猪场项目为企业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对行业技术发展的示范和推动起到较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促使我省生猪养殖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整体发展提档升级。”王大林介绍。
提倡绿色生态 为海南养殖业带来革新技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海南是生态大省,也全国热带农副产品生产与供应的集散地。作为海南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参与者和引领者,根植海南,一直致力于打造绿色、健康、安全的食品。推行全员环保理念,把环保当做企业转型的根本,是始终的发展目标。
回顾过去几年的环保实践,可以看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坚守,扛起绿色生态的大旗帜,表现出自身的担当和魄力。
2011年,在全省实施生态强省战略引领下,面对“环保风暴”,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相继关停了23个规模化养猪场,减少养殖规模达30万头,直接间接损失达10多亿元。
2014年,率先在全省实施畜牧养殖业污染治理和转型升级,投巨资引进国际一流建设理念和最先进工艺设备技术,实施养殖场就地深度改造,彻底解决猪场排污问题。
2015年,实施改造升级的养猪场全部达到国家新的污染防治标准,成为我省养殖污染防治的新标杆,礼纪猪场更被中国畜牧总站评为全国仅有的十家“农业源减排示范场”。
同时,在生产规模遭受断崖式滑坡影响下,全面推进“恢复性”增长。新建十万头大型现代生态养猪场,引进纯丹系原种猪、猪场采取全自动化及智能化管理、机械化废弃物收集、大型生态环保设施、实现了养殖技术的多项创新。这不仅符合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内涵要求,更为海南现代化养殖技术发展带来革命性转变。
“下阶段,我们将以创建畜牧行业低碳循环经济的模范企业为重要目标,以十万头现代化猪场项目为基础,陆续建起一批高效、节能、环保生态型的现代化养猪场。并配套完善有机肥、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全面推进粪污处理循环使用,真正实现养殖与种植相结合,为我省发展可持续的绿色生态农业贡献应有的责任和力量。”王大林介绍。
效益大幅提高 精准扶贫体现责任担当
“做放心事,兴民生业。”一直以来,扎根于海南这片土地上,却不忘初心,以更优质的企业项目回馈社会,为我省农业提质增效,为助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更多的好路子。
中国首家“菜篮子”股份制上市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海南省农业龙头企业、海南省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这一系列的荣誉,不仅体现出作为海南本土优秀企业的担当,也是心系民生,彰显自身魅力风范的表现。
十万头现代化猪场采用现代化智能生产系统,较传统猪场生产效率提高4倍,同规模人工需求下降60%(从200人下降至60人)。生产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猪肉质量安全也得到有效的保障。
“好的项目,就要推广开来。目前,我们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地区养殖业发展。通过提供优质种猪和养殖技术,鼓励项目周边的农户参与进来,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共同将优质生猪养殖产业做大做强。”谢红涛表示。
谢红涛介绍,该项目每年可向农户提供优质猪苗3万头,提供优质精液5万头份,为当地老百姓直接增加收益1250万元。项目年产优质种猪3万头,覆盖全省30%以上的种猪市场,年带动出栏60万头商品肉猪,间接为农户增收3000万元,将为海口平抑物价、保障食品安全和示范带动海南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等,发挥重要作用。
吸引更多人才 树海南畜牧业行业标杆
“虽然我的工作是行政人事岗,但是对专业技术要求也是相当高。能够一毕业就参与到这个在行业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项目中来,不但能拿到较高的薪酬,而且能将所学技术运用到工作中,实在是非常有幸。更重要的是,公司非常注重人文关怀,除了平时丰富的文体活动外,舒适优雅的办公和住宿环境也是吸引我的原因。”2015年毕业于海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的吴淑蕾,一毕业便投入到十万头现代化猪场的工作中。其实,在十万头现代化猪场项目中,也同样吸引了许许多多像吴淑蕾一样优秀的大学生。
走在十万头现代化猪场项目园区,随处可见绿树成荫,花草簇拥。别致的办公楼和雅致舒适的酒店式宿舍楼,让人仿佛置身在特色的养生风情景区。
“过去,在人们的眼中,养猪是一项又脏又苦又累的工作,而且收入低。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参与这项工作。但是在我们这个项目园区里,来工作的年轻人都会不由地深爱这里。他们不仅爱的是这里的环境,也爱这一份为推动养殖业改革的事业。”谢红涛说道。
一直以来,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和打造。除了像十万头现代化猪场这样高规模的养殖场项目,该公司还拥有海南省种猪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养猪研究所、海口市畜牧兽医研究所以及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家科研机构,为海南培养了大量的畜牧专业人才。
十万头现代化猪场项目不仅树立起行业标杆,打造我省生猪养殖产业的实践典范,且有力促使成功跻身于世界领先技术水平。该公司有关责任人说,展望未来,将继续以“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拓荒牛”精神,坚持“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战略,恪守责任,为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为我国环保事业增砖添瓦。
五大优势特点 树立行业标杆
1、生态环保、环境友好
项目采用全漏缝地板,机械刮板干清粪,饮水碗饮水,日用水量仅为400吨,比传统式1200吨日用量减少60%。先进的技术工艺,更好地实现集约用水。
粪水经过“厌氧发酵生产沼气、好氧+高级氧化消化氨氮”的工艺,污水处理后达到农业灌溉用水标准,COD值低于100mg/L,远低于国家标准,建设有中水回用水塔,铺设管道给周边农户种植基地免费使用,实现污水回收综合利用的目的。
猪舍全封闭、猪粪运输、处理全程封闭,臭味小,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猪粪采用日本进口坤波S90密闭式发酵罐生产有机肥,达到国家NY525-2012标准,既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又不产生恶臭气味,生态环保、环境友好。
2、智能化生产与管理
十万头现代化猪场项目的通风环控系统、自动喂料系统、机械刮粪系统、有机肥生产和无害化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水电供应系统、红外监控系统等均采用物联网自动化设备,直接连通中央控制室和手机终端,实现信息化实时管控。
3、人性化管理,动物福利水平高
该猪场猪舍内空气质量好、生产环境温度舒适、母猪可以自由运动。一方面,猪舍内部采用负压垂直通风工艺,确保空气与室外一样新鲜;猪舍还配套自动控温系统,保证体感温度舒适。另一方面,母猪在怀孕前期对其进行静养安胎,后期通过电子饲喂站饲养,自由运动,增加体质,采用电脑控制个体采食量,防止过肥。
4、生产高效、品质安全
十万头现代化猪场项目采用现代化智能生产系统,较传统猪场生产效率提高4倍,同规模人工需求下降60%。存栏4800头母猪,年出栏12万头以上生猪,仅需要技术工人50人,平均1万头猪仅需要5人,生产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直接从丹麦引进优质原种猪,从源头上杜绝了蓝耳病、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等重大传染疾病,免疫保健成本仅为传统式猪场的五分之一,有效保障猪肉的产品质量安全。
5、抗台风、防腐蚀
考虑海南具有多台风、高温、高湿等气候特征。十万头现代化猪场项目在建设工艺上进行创新,屋面板材选用镀铝锌材料,安装采用美国SS360直立锁缝技术,经过国家材料实验室检测可以抗15级台风。猪舍内吊顶板采用玻璃纤维板,其他设备均采用热镀锌和304不锈钢,防腐耐用。
- 上一篇:众多品牌亮相冬交会
- 下一篇:无